机械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比较悠久、特色优势鲜明、师资力量雄厚。学院1974年开始正式培养“丝绸机械”专业学生,1979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,200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。1999年底在原“机电工程系”基础上成立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,2022年学校院系调整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。
学院师资力量雄厚,现有教职工208人,其中正高级职称42人,副高级职称62人。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、国家级青年人才、省级领军人才、省级青年人才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人才。拥有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、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个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。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浙江省劳动模范、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、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等一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。
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、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,机械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,机械和能源动力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机械工程学科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和一流学科(A类)。学院拥有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,设5个本科专业,其中“双万计划”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,新工科专业2个,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。
学院拥有流体传输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机电产品可靠性分析与测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流体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3个国家级和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。拥有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、纺织装备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2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及一批省部级育人平台。优势特色学科涵盖了高端纺织装备、机械可靠性工程、机构学与机器人学、智能农机装备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航天结构动力学等6个特色方向。学院科研成果丰硕,累计获国家科技奖8项。近5年,获批国家级项目117项,其中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9项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/课题19项;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146项,其中重大/重点项目99项,累计到账科研经费超4.79亿元。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2项,社会力量奖励59项,发表学术论文1332篇;授权发明专利636件,完成专利转化454件。学院注重政产学研合作,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3个。
学院坚持“育人为本”,目前在校生3000余人,其中本科生1600余人,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,博士研究生152人,留学生30人。近年来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,其中牵头获一等奖1项(2022年度);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项,其中一等奖8项、二等奖3项。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,参与教育部新工科项目3项。近五年,培养的学生获得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4项(其中金奖和优秀奖各1项)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1项、“挑战杯”黑科技专项和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国赛特等奖3项、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、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2项、中国研究生“双碳”创新与创意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、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2项、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、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+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、中国研究生“美丽中国”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,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3人等一批成果。
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条件,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,成立了学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,拥有3个国家级和省级国际科研合作基地,积极推动全英文国际化专业建设,打造全英文课程体系,设立“海天国际交流成长公益基金”和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与联合培养专项。学院与法国勒芒大学、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、香港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。近5年主办、承办国际和全国性会议19次,扩大了学院影响力。
今天的学院,正以昂扬的精神面貌,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,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学院而努力奋斗!
2025年3月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