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资料
王骏骋(1990-),副教授,博士(后),硕士生导师
,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重点支持智能装备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,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支部书记、副主任,低碳智能车辆研究所副所长。曾挂职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高端装备处(汽车产业处)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纵向及企业横向项目多项,校内主持浙江省“尖兵”研发攻关计划1项,发表SCI/EI论文20余篇,申请/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。IEEE T Ind Electron、IEEE-ASME T Mech、VSD、MSSP、JSV、Energ Convers Manage、Energy、Expert Syst Appl、ISA-Transactions等期刊审稿人。
● 自动驾驶决策控制
获奖情况
1. 202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主要完成人(3/7)
2. 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,主要完成人(3/7)
主持科研项目
1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基于时滞理想预测补偿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研究。
2.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,高速紧急避让下分布驱动电动汽车差动制动/驱动协调防侧翻控制。
3. 浙江省“尖兵”研发攻关计划,新型底盘架构EMB关键技术研究,校内主持。
4.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项目,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等项目服务。
5.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,四轮驱动智能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防抱死协调控制研究。
6. 企业横向,汽车主动防侧翻用动态逆向推理预警系统开发。
7. 企业横向,高性能EMB线控制动系统设计与开发。
8. 企业横向,磁流变减振器力学特性测试与模型构建。
9. 企业横向,空气弹簧式半主动悬架优化设计。
论文情况
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/EI论文20余篇,10篇代表作如下:
1. 第一作者. Structure design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 three-function integrated actuator-based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[J].IEEE-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. 2025: 10.1109/TMECH.2024.3506820.(SCI中科院大类一区).
2. 第一作者. Analysis of real-time energy losses of electric vehicle caused by non-stationary road irregularity [J].Energy, 2023, 282: 128444.(SCI中科院大类一区).
3. 第一作者.Asymptotic saturation magic formula model and time delay compensation control for a magnetorheological semi-active suspension [J].Vehicle System Dynamics, 2025, Accept.(SCI中科院大类二区).
4. 第一作者. Hierarchical braking accurate control of electrohydraulic composite brak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[J].ISA Transactions, 2025: 10.1016/j.isatra.2025.01.036.(SCI中科院大类二区).
5. 第一作者.Optimal anti-lock braking control with nonlinear variable voltage charging scheme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[J].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, 2020, 69(7): 7211-7222.(SCI中科院大类二区).
6. 通讯作者.Dual vibr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d active suspension via bushing spring and corresponding nonlinear parameter visual optimization based H2/H∞controller [J].IEEE-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. 2022, 27(6): 5060-5071.(SCI中科院大类一区).
7. 通讯作者.High-order filtering white noises modulated by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functions based road irregularities [J].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, 2024,9(2): 3952-3963.(SCI中科院大类一区).
8. 通讯作者.Newly developed current source based shortening and modelling methods for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response time [J].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,2024, 9(1): 417-426.(SCI中科院大类一区).
9. 第一作者.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变压充电再生制动控制[J].机械工程学报,2020,56(10):181-190.(EI,机械工程领域T1期刊).
10. 第一作者.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史密斯-区间二型模糊时滞补偿控制[J].汽车工程,2025,录用.(EI,汽车工程领域T1期刊).
专利情况
以第一发明人公开/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,10项代表成果如下:
1. 第一发明人.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复合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及方法[P]. 2022103766676.(授权)
2. 第一发明人.一种基于渐进饱和魔术公式的磁流变减振器建模方法[P]. 2021111142646.(授权)
3. 第一发明人.一种车辆弯道动态逆向推理侧翻预警方法[P]. 202110226233.3.(授权)
4. 第一发明人.一种差动制动/驱动协调防侧翻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[P]. 2021104066169.(授权)
5. 第一发明人.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磁流变减振器建模方法[P].ZL202411365685.X(公开)
6. 第一发明人.磁流变减振器用快速响应电流源电路及其参数设计方法[P]. 2022113504735.(公开)
7. 第一发明人.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史密斯区间二型模糊时滞补偿控制方法[P]. 2023112059541.(公开)
8. 第一发明人.MFO-Elman神经网络的路面附着系数预测方法[P]. 202310334458X.(公开)
9. 第一发明人.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Net模型的路面状态分类方法[P]. 2024109672506(公开)
10. 第一发明人.基于飞蛾扑火-智能车辆航向角优化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[P]. 2024105302054(公开)
联系方式
● 招生信息:长期招收学术型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,欢迎有志于上述研究领域同学加入研究团队,优先考虑数学、英语基础较好或有读博意愿的考生。
● 通讯地址: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5号楼113室
● Email:wangjc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