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英文版 | 内网入口 
通知公告更多>>
学院动态更多>>
师资队伍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师资队伍 > 正文
柯俊
部门: 日期:2019-05-08 10:19:15 浏览量:

基本资料


柯俊 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微信图片_20250118213341。浙江理工大学平阳研究院副院长,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低碳智能车辆研究所所长。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,获得吉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、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。奇瑞汽车研发总院博士后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悬架技术分会委员,高等工程教育车辆工程学科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,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空天智能分会委员。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专家,浙江省汽车行业协会专家,浙江省新材料产业智库专家,浙江省科技特派团专家,浙江省“希望之光”组合式人才帮扶团专家,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低空经济产业分会特聘专家。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、军工项目1项、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近30项。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5项,发表SCI、EI期刊论文近30篇,授权发明专利10项,参与多项国家级行业标准的制定及评审工作。

供职中车长客股份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期间,主持完成世界首例轨道客车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静强度试验,参与复兴号、美国波士顿地铁及下一代地铁的研制和试验;《Composite Structures》、《Polymer Testing》、《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》、《Part D: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》、《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》、《Applied Composite Materials》、《汽车工程》、《振动与冲击》、《中国机械工程》、《振动、测试与诊断》等SCI、EI期刊审稿专家;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等重要会议演讲嘉宾;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复合材料板簧技术交流会特邀讲师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及应用案例专题培训讲师,浙江省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编委。

 

主要研究方向


● 基于人工智能的汽车、船舶、人体外骨骼、海工装备的轻量化、功能化及可靠性设计理论。具体包括空气弹簧、复合材料板簧、复合材料螺旋弹簧、复合材料横向稳定杆、轮胎等运载工具弹性体,以及飞行汽车、人体外骨骼、船舶、军用载具等轻量化装备。

● 线控底盘,包括空气悬架、线控制动及线控转向。

 

获奖情况


1. 浙江省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成绩突出个人,授奖单位:浙江省科学技术厅;

2. 2024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(3/10),授奖单位:河北省科学技术厅;

3. 2023年度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先进个人,授奖单位: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;

4. 第一届“新工科”本科生毕业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(指导本科毕设获得全国一等奖),授奖单位: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;

5. 最佳技术创新奖,授奖单位:芜湖市人民政府、奇瑞集团。

 

科研项目


1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基于混编SMA驱动器的复合材料板簧变刚度调控机制及性能匹配方法研究,52102430,主持,已结题。

2.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变刚度复合材料板簧性能匹配理论及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,LQ20E050001,主持,已结题。

3. 军工项目,XXX动力学仿真研究,主持,在研。

4. 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,高冗余线控化主动控制型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研发及应用,校内主持,在研。

5. 横向项目,高性能轻量化有源人体外骨骼系统设计开发,主持,在研。

6. 横向项目,空气弹簧囊皮帘线变角度成型技术及量产工艺开发,主持,在研。

7. 横向项目,汽车悬架关键零部件系列正向设计技术开发,主持,在研。

8. 横向项目,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设计技术开发,主持,已结题。

9. 横向项目,海上风电平台海缆保护系统关键装置设计开发,主持,已结题。

10. 横向项目,轨道客车全系列车型复合材料板簧设计开发,主持,已结题。

11. 横向项目,商用车全系列车型复合材料板簧设计开发,主持,已结题。

12. 横向项目,高性能空气弹簧性能模拟及匹配设计技术开发,主持,已结题。

13. 横向项目,海洋工程系列封隔器综合性能评价及设计方法研究,主持,已结题。

14. 横向项目,系列海缆弯曲限制器性能优化及设计开发,主持,已结题。

15. 横向项目,传祺车型复合材料螺旋弹簧开发与应用研究,主持,已结题。

16. 浙江理工大学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项目,智能网联汽车概论,2万,主持,已结题。

17.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自动驾驶汽车集成与示范”(2018YFB0105200)子项,SAE3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驾驶能力评估方法,主持,已结题。

18. 横向项目,LMU橡胶体动态疲劳性能有限元计算及评估,主持,已结题。

19. 横向项目,面向海洋深水环境的大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封隔膜匹配设计,主持,已结题。

20. 横向项目,面向海洋环境的柔性橡胶接头总成匹配设计及多轴疲劳性能评估,主持,已结题。

21.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工程重大专项,多材料融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,9275.8万,参与,已结题。

22.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,下一代地铁车辆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,2015BAG13B01,1.5亿,参与,已结题。

 

发表论文


1. Pan Wencheng,Ke Jun*, Hu Yan, et al. SMA hybrid basalt woven/PDMS composite cantilever beam: Manufacturing, actuation mechanism and recovery performance.Polymer Composites, 2025, 1-18, DOI: 10.1002/pc.29761. (中科院二区)

2. Ke Jun*, Liu Lijie, Wu Zhenyu, et al. Torsio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amage mechanism of glass fiber-ramie hybrid circular tube [J]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24, 327:117680.(中科院二区)

3. Ke Jun*, He Jun, Wu Zhenyu, et al. Fatigue reliability design of composite helical spring with nonlinear stiffness based on ply scheme design [J]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23, 319:117119.(中科院一区)

4. Ke Jun*, Chen Lan, Gao Jin, et al. Improving the dynamic stiffness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3D orthogonal woven by implanting SMA instead of a warp yarn [J]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23, 307:116637. (中科院一区)

5. Ke Jun*, Gao Jin, Wu Zhenyu, et al. Vari-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of a 3D SMA hybrid basalt woven composite [J]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22, 285:115192. (中科院一区)

6. Ke Jun*, Wu Zhenyu*, Yi-sheng Liu, et al. Design method,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mposite helical springs: A review [J]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20, 252:112747. (中科院二区)

7. Ke Jun, Wu Zhenyu*, Ying Zhiping, et al. A review on material selection, design method and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composite leaf springs[J]. Composite Structures, 2019, 226:111277. (中科院二区)

8. Ke Jun*, Zhang Yating, Wu Zhenyu, et al. Torsional actuation and vari-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of SMA basalt hybrid braided composite tubes.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, 2024, 33:035031. (中科院三区)

9. Ke Jun*, Yan Hu, Lan Chen, et al.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amage mechanism of SMAHC laminates.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, 2024, 33:115021. (中科院三区)

10. Pan Wencheng, Ke Jun*, Hu Yan, et al. Variable stiffness mechanism of flexible composite laminates implanted with modular SMAHC.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, 2023, 32:105015. (中科院三区)

11. Ke Jun*, Xu Jingen, Wu Zhenyu, et al. A theoretical model used for stiffness matching design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composite helical spring with nonlinear stiffness[J]. 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, 2022, 44:142.(中科院四区)

12. Ke Jun*, Qian Chen, Wu Zhenyu, et al. A theoretical model used for determining the stiffness of composite leaf springs with a main spring and an auxiliary spring[J]. 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, 2020, 42(1):58.(中科院四区)

 

专利情况


1. 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弹簧及其刚度控制方法,授权公告日:2021.01.15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09630579B.

2. 一种植入刚度驱动器的螺旋弹簧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弹簧,授权公告日:2021.06.25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11350784B.

3. 一种编织用形状记忆合金丝的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方法,授权公告日:2021.10.11,中国,授权公告号: CN112795855B.

4. 一种可变刚度的复合车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车架,授权公告日:2021.12.17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11438969B.

5. 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螺旋弹簧的制备方法,授权公告日:2022.05.17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11331877B.

6. 一种双质量飞轮用复合材料弧形弹簧制备方法,授权公告日:2022.08.26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13427788B.

7. 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对顶波簧的制备方法,授权公告日:2022.08.26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13334802B.

8. 一种复合材料蛇形弹簧的制备方法,授权公告日:2023.04.25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13619160B.

9. 一种推力杆球铰的优化设计方法,授权公告日:2023.04.25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11241636B.

10. 一种离合器用复合材料膜片弹簧的制备方法,授权公告日:2024.07.16,中国,授权公告号:CN114872343B.

 

联系方式


● 通讯地址: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

● Email: jlukejun@163.com

关闭

地址:开发区2号大街浙江理工大学下沙校区 邮编:310018 E-mail:webmaster@zstu.edu.cn 
Copyright ©2012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05018777号 杭州网站建设 杭州网站优化  技术支持:五角星科技